|
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 |
本报讯 记者金路遥报道:2014年排第20位,2015年排第19位,今年“更上一层楼”,排在第18位!9月7日,在南京揭晓的“2015—2016中国报刊经营价值排行榜”,令所有江南都市报人备受鼓舞:本报蝉联“中国报业30强”,且排位再次前移。
“中国报刊经营价值排行榜”,被业界誉为中国报刊经营的风向标,自2008年首次发布至今已是第九届。作为江西省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市报,江南都市报一向是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强势媒体,自榜单发布起连续9年跻身“中国报业30强”。
值得关注的是,榜单将以往的“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更名为“报刊经营价值排行榜”,以适应现阶段报刊经营模式的变化,此次榜单评选也增加了报刊新媒体数据采集权重,引导报刊业经营方向转型升级。
就在昨日,本报最新一期融媒体封面正是以媒体融合为主题,“相爱22年,今天我们相融吧”引爆微信朋友圈。融媒体封面为本报全国首创,其集文字、图片、视频、H5为一体,充分嫁接互联网各种技术元素,实现裂变传播。目前,本报融媒体封面已产生“粉丝叫好、市场叫座、业界叫绝”的可喜效益,正成为客户选择广告投放的热门渠道。
本报已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起以官方微信、微博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同时与国内领先的阅读类客户端ZAKER合作,打造出江西最强新闻客户端ZAKER南昌。目前,本报全媒体平台粉丝数已超过550万,实现了媒体的深度融合,以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为用户和广告主提供服务。通过发力媒体融合,本报在江西“一报独大”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动,也成为江西经营价值最强的营销平台。
业界专家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推进媒体融合,充分发挥品牌价值,继续保持和扩大自身影响力。江南都市报的实践,为都市类报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