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中国江西网 | 江南首页 | 本报策划 | 必读新闻 | 图片新闻 | 财经新闻 | 娱乐新闻 | 焦点新闻 | 省城新闻 | 各地新闻 | 综合新闻 |
| 市民热线 | 新闻110  | 一追到底 | 体育新闻 | 江南时评 | 探索江西 | 收藏大观 | 青青草地 | 江南健康 | 红绿灯下 | 江南地产 |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南都市报  >  财经新闻
多措并举助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
我省多地用好政府采购“工具箱”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江南都市报 2023-09-18 07:11:02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王世强  作者:万昱 陈远路

  政府集中采购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环节,是连接政府机关与经营主体的纽带,对于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节约财政资金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帮助经营主体减负降本,我省多地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举措,加强和改进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营造公开、公正、透明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九江市】实现政府采购合同 签订备案“一键签、一网办”

  今年以来,九江市财政局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工作,在去年公开招标“不见面”的基础上,将“不见面”方式创新拓展运用于非招标领域,标志着九江市政府采购全面进入“全流程不见面”时代。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九江市财政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压缩环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流程电子化薄弱环节,实现九江市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备案“一键签、一网办”,助力营商环境大提升。

  据悉,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可依托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在线签订合同,先由采购人上传拟签订的合同文本,再由采购人及中标人分别使用CA数字证书(证书的签发机构)进行签章,即可“不见面”完成合同在线签订。合同签订完成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交易系统将采购合同推送至财政部门端,由财政部门审核,即可“不见面”完成合同在线备案,实现采购合同签订备案“一键签、一网办”。

  此外,九江市财政局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的提示函》,明确自今年7月1日起,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交易的所有政府采购项目,要全面实行政府采购合同在线签订备案。

  据介绍,自线上合同签订备案功能启用以来,九江市共有291个项目实现采购合同在线完成签订备案,政府采购业务从“线上线下办一半”转变为“线上全程办完结”,极大提高了采购效率,实现采购合同签订备案“不见面、零距离、不跑腿”,进一步优化了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于都县】用“加减乘除”促进政府采购多元化

  近年来,于都县财政局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巧用“加减乘除”法,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政府采购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为让中小微企业在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时安心、暖心、爽心,于都县首先在预留采购份额方面做“加法”,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预算金额200万元以下的货物类和服务类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类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全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算金额200万元以上的货物类和服务类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采购预算总额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70%。2022年,该县共实施预算金额2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货物类和服务类项目135个,预算1.4亿元;400万元以下的工程类项目22个,预算0.41亿元,全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今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中标(成交)政府采购项目金额达1.89亿元,占全县政府采购总额的96%。

  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制,实行“承诺+信用管理”的准入管理制度,在降低供应商负担方面做“减法”。免收投标保证金,鼓励供应商采用电子保函的形式缴纳履约保证金。据统计,自该两项政策实施以来,于都县累计为经营主体减负达149万元。鼓励采购人结合项目实际和供应商的资信情况,在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预付一定比例的合同款项给中标(成交)供应商,其中货物类采购项目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服务类采购项目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据了解,该县今年以来累计预付合同款10笔,金额600万元。通过上述措施,有效缓解了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压力。

  全面实施采购意向公开,在优化财政服务方面做“乘法”。采购人应至少在招标公告日前30天公开采购意向。压缩政府采购流程的时限,严格执行中标(成交)结果公示后20天内签订合同,对于满足合同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原则上应当在收到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支付手续。大力推广线上、无担保、无抵押和额度高的“政采贷”业务,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和信贷投放力度,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发放“政采贷”12笔,授信金额达3000万元。

  此外,该县还在破除竞争壁垒方面做“除法”,畅通线上和线下的投诉、举报、询问等渠道,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制度规则清理工作,通过日常工作中的线上审查、线下专项检查等方式,实时审查政府采购活动信息,责令督促采购人和代理机构限期改正各类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歧视性、排斥性和限制性条款,累计改正违反公平竞争条款达126条,保障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优化了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吉水县】网上中介超市“邀请直选”公开透明省时省心又省力

  “网上中介超市服务新出的‘邀请直选’模式真是减轻了我们许多麻烦,让我们能够选取到合适的中介服务机构,不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公开透明,省时省心又省力,实在太感谢了!”吉水县福泽园公墓山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的项目业主陈先生真诚地说。

  原来,该项目业主采购的项目服务金额较少、项目紧,又需要中介服务机构现场进行对接,普通的“竞价选取”和“随机选取”选中的中介服务机构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吉水县行政服务中心向项目业主介绍了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新推出的选取方式——“邀请直选”模式,由项目业主邀请3家以上符合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报名参与项目,通过随机或竞价等方式直接选取中选方。该模式确保了项目业主能够又快又好地选取到合适的中介服务机构。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吉水县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吉水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吉水县财政局分别下发了《吉水县县本级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营制度》和《关于规范吉水县政府采购有关事项的工作提示》,进一步加强吉水县县本级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营和管理,夯实采购人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政府采购领域的监管。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中介机构管理规定和相关政策要求,确保财政性资金购买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且未达到采购限额标准的中介服务项目一律通过网上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服务,杜绝“体外循环”现象。

  截至目前,吉水县共梳理发布了中介服务事项83项,进驻了17家中介机构和200家项目业主,发布采购项目2004个、完成采购项目1663个,项目交易额达2185.64万元,节约资金239.42万元。

  文/万昱 本报全媒体记者陈远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南都市报2023-09-18
新闻排行榜
江南娱乐
图片新闻
江南策划
江南都市
江南都市(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