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本报讯 邹佳贝、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行走在袁州产业园里,“向新向上”的变化随处可见——生物医药产业通过傍大联强、增资扩产、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动能愈加强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持续完善,新质生产力正散发着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正拔节生长,科产深度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以来,袁州产业园立足产业培育,聚焦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园区经济发展“量质双升”,已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布局。
宜春袁州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潘卫向记者介绍,袁州产业园始终把工业摆在重中之重位置,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中主要精力和优势资源招大引强,构建起“达产增效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招引签约一批、谋划推动一批”的梯次发展良性格局。在医药产业方面,通过引进中红普林、葫芦娃药业、光声等13个项目,签约资金达25.25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引进吉利、允福亨、欣旺达等“5020”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21个,累计签约资金198亿元。
袁州产业园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通过健全产业链推进机制,引进了一批锂电产业上中下游配套企业,精宇科技专注于电芯生产,凯润新材主攻锂电池隔膜制造,翊合欣大力发展电池设备制造,海池新能源、宜源新能源、环锂新能源具有良好的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现阶段,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锂矿开采—锂云母加工—碳酸锂生产—锂电池材料生产—锂离子电池制造—锂电应用—锂电池回收利用”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
同时,袁州产业园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最大增量”,着眼产业链整体规划,实施创新赋能提质行动,鼓励以链主企业为主体,建立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促进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产业焕发新活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