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日前,江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共江西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相继召开,会议对多项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在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同时,对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制定了清晰的“施工图”,发出了“动员令”。
已经来临的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江西应该怎么干?来看这些关键词——
文/万昱 本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关键词1
攻坚克难
一年工作千头万绪,何为首要?
回顾2024年江西经济运行情况,“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攻坚克难”是关键词。“一月接着一月拼、一季更比一季好”,这是对江西一年来经济表现的精准总结。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4%、4.5%、4.7%;工业是最大的亮点,2024年1至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至64.5%;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2024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从工业到科技、民生,这份“成绩单”亮点纷呈,进一步坚定了全省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稳定向上、积极向好,这是一年来全省上下负重奋进、艰苦拼搏所取得的。“向上向好”的态势,提振了发展信心、给人以发展预期。可2024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仍在眼前。
2025年,江西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形成共识: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干劲和拼劲,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聚精会神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关键词2
坚定信心
2024年,江西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江西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4年难能可贵的成绩,折射“关键一年”的发展成色,也为江西实现2025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夯实基础、坚定信心。
发展信心源自哪里?
信心来自回升向好的经济态势。2024年12月27日至28日,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在南昌召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回升、稳步向好,展现了实干成绩,传递了发展信心,彰显了改革决心。”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世文表示,南昌市将贯彻落实好省会引领战略,持续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南昌贡献。
“省委推动实施的‘1269’行动计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重大部署,为现代化江西建设积蓄了后劲。研究出台的稳增长‘26条’、招商引资‘20条’等系列针对性措施,为我们大抓落实提供了方法路径。”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表示,鹰潭将坚决扛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抢抓政策机遇,培育发展动能,全力抓好重大改革部署落实落地,重点实施国家级铜基新材料集群、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等一批特色性改革。
信心来自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过去一年多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推出一系列务实有效举措,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成绩值得充分肯定,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巩固提升工作成效。”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在12月30日召开的九江市委常委会上表示,九江将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深化党的建设,统筹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关键词3
协同发力
为何提出“协同发力”?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抓落实,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大市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小市要发挥优势、奋勇争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给来自各设区市的同志们更多激励和动力。
“大市”赣州,发展势头正劲。过去一年,赣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省设区市前列,瑞金机场、陕投信丰电厂、梅江灌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克坚表示,该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谋划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领域设备更新,2025年计划实施48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推动500家以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积极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和企业上云工作,建成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1279家,标识解析量22.77亿次。此外,全力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小市”鹰潭,火力全开。2022年以来,该市工业营收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鹰潭市增速持续居全省首位,铜产业“赛道”越走越宽。除了铜产业,绿色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鹰潭市快速发展。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说,未来一年将以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契机,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金融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国家铜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铜产业大脑”、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铜合金资源节点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文脉贯千年,往来成古今,瓷都景德镇,也在持续发力。“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努力把文化影响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表示,景德镇将依托陶瓷工业互联网和“景德镇制”品牌,系统整合陶瓷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牵引带动陶瓷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水平整体提升,将景德镇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陶瓷产业标准和创新中心。此外,景德镇市将主攻“1+2+N”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未来产业蓬勃发展;要强化开放引领,让内外需求更加旺起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抓落实不仅是要求、是行动,更是改革制胜之道。江西各地都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开创江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