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中国江西网 | 江南首页 | 本报策划 | 必读新闻 | 图片新闻 | 财经新闻 | 娱乐新闻 | 焦点新闻 | 省城新闻 | 各地新闻 | 综合新闻 |
| 市民热线 | 新闻110  | 一追到底 | 体育新闻 | 江南时评 | 探索江西 | 收藏大观 | 青青草地 | 江南健康 | 红绿灯下 | 江南地产 |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南都市报  >  各地新闻
我的“江南”印象
江南都市报 2025-04-12 04:39:38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冯兆明  作者:

  4月是江南都市报的“创刊月”。本报发出“重新看见江南”的征集令活动,收到了很多粉丝的回应。有粉丝在江南都市报微信后台留言,畅谈自己与“江南”的奇妙缘分;也有粉丝给本报发来祝福,愿江南都市报越办越好;甚至还有名65岁远在辽宁铁岭、名为“江南”的粉丝称,有机会想来本报看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读者记忆中的江南印象是什么样子吧!

  与江南都市报共赴江南之约

  犹记某个闲适的周末清晨,暖阳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茶几上,我翻开最新一期《江南都市报》,一幅江南水乡的绝美摄影作品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乌篷船在如镜的水面上悠然滑行,岸边粉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像一幅淡墨的山水画,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朦胧而迷人。那一刻,我虽身处喧嚣都市,心却随着画面飘进了宁静的江南水乡,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后来,我幸运地参与了报社组织的“走进江南古镇”活动。在乌镇,报社工作人员组织了摄影比赛,大家用镜头捕捉江南的独特之美。我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小巷中,努力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将古老的石桥、潺潺的流水和斑驳的墙壁一一定格。活动期间,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拍摄的趣事和对江南的热爱。有人讲述着古镇的历史典故,有人分享着与江南的动人故事,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

  如今,江南都市报的新媒体平台成为我获取江南资讯的重要渠道。随时随地,我都能通过手机浏览江南各地的新闻、文化活动和美食推荐。但我也建议,新媒体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比如,定期举办线上摄影和征文比赛,邀请专业评委进行点评,为优秀作品提供展示机会。同时,增加直播栏目,带领读者实时领略江南四季的不同美景,沉浸式感受江南的独特魅力。

  多年来,《江南都市报》不仅是一份报纸,更是我探索江南、感受江南魅力的引路人。未来,希望它能继续发挥纽带作用,让更多人重新看见江南,爱上江南。(文/grow up)

  江南公众号一直在我的列表里

  江南,这两个字从小到大是一个很熟悉的词,因为我的家乡,叫江南村。除了这名字,村里的风景也很江南,回忆里最喜爱的就是春夏两季,春天蜿蜒的河水潺潺流动,那会儿河畔还很多柳树,嫩芽抽条,倒映在河面。放学后总爱手痒地捻几支嫩柳条编成一个环,欢喜地戴在头上和同伴笑着闹着跑着回家;到了夏天,炎炎夏日里,我仿佛一点儿也不怕晒,和小伙伴找一根长细的竹竿,用铁丝绕成一个圆圈,两端拧成麻花状插进竹竿一头固定好,再去村里各个犄角旮旯寻蜘蛛网,拿那个铁圈缠啊绕啊,缠得像丝线团扇,这样一个简易的捕虫网就做好了。走在田间地头,河边塘畔,用那个捕虫网悄悄地捉住停在枝头五颜六色的蜻蜓……这便是我童年里最爱的游戏了。

  我不语江南,我身处江南。

  作为一个江西人,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就去了外地,好像大家不愿意在这个存在感偏低的省份,发小那天转发来一个公众号——江南都市报,让我帮她点个赞,说是参加了公众号的一场风景摄影比赛,赢了还有奖品。那会儿还是公众号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我关注后翻了翻这个公众号的内容,觉得内容不错,也萌生了做公众号的想法,“江南都市报”算是我和我发小一起做公众号的“引路者”。我们真的开始写公众号,可惜,也没做出什么成绩。

  后来上班了,我也保持阅读公众号的习惯,但是我不喜欢列表里一大堆的公众号,所以会经常清理自己的公众号关注列表,江南都市报则一直在我的关注里,上班时间也是没事就看看,相比其他公众号更新得那真是又多又快,颇有种上班摸鱼刷热点资讯的感觉。(文/轻风拂山岗)

  希望江南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江南都市报可谓是我们江西老百姓最值得信赖的媒体,既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要闻,也深入大街小巷报道基层老百姓生活的点滴故事,还推动相关部门解决了很多日常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们真诚希望江南君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衷心祝愿贵报未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越办越好!(文/白涛)

  我跟江南都市报的奇妙缘分

  说起来我跟江南都市报的缘分也挺奇妙的,记得刚来南昌参加工作时,我在报刊亭买的第一份报纸就是《江南都市报》,还是在老火车站那边买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坐着公交车或者骑着自行车在南昌的大街小巷穿梭着,时常能看到南昌市民在路边阅读《江南都市报》的身影,即便满路泥泞,仍“关注都市冷暖,关心百姓甘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真诚祝愿报社在未来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突破自我,永远创新前行,书写更耀眼的辉煌!(文/嘟嘟鱼宝)

  我想从辽宁铁岭来看你

  15年前去南昌,在路边报刊亭看到了《江南都市报》。唉?“江南”?我的微信名也是江南。出于好奇,我买了一份,觉得不错。之后就经常去南昌,经常买《江南都市报》。

  现在,我有了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可以天天看,天天读,受益匪浅。

  谢谢《江南都市报》。祝《江南都市报》越办越好!更祝《江南都市报》永远办下去,直至50年,100年,直到永永远远……

  65岁远在辽宁铁岭的我,有机会会去看看你哟!(文/江南)

  早上看《江南都市报》已成习惯

  以前每天早上,有拿手机上卫生间的习惯。为了自己的眼睛,也为了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现在改为自费订阅《江南都市报》,改为每天早上拿报纸上卫生间,毕竟报纸确实没任何辐射,信不信由你哈!(文/a冬暖夏凉)

  (文中作者署名均为微信名)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南都市报2025-04-12
新闻排行榜
江南娱乐
图片新闻
江南策划
江南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