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 |
7月1日,江西省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小筱贵林辞世,享年68岁。作为省城最早的南昌方言相声演员,小筱贵林将南昌话演绎得活色生香,努力用曲艺的形式留住方言。
“大家好,我是小筱贵林,说了40多年的相声,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用南昌话给大家带来欢乐的人。”小筱贵林的音容笑貌恍如昨日,一代笑星的离开,但是关于南昌方言相声的传承仍在继续——贵林社负责人李嘴(原名李建英)介绍,未来计划举办巡演活动,带着南昌相声走出江西。
小筱贵林
小筱贵林和弟子们在台上演出。
笑星离开
7月1日18时30分,江西省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原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小筱贵林(原名万新明)在南昌逝世。弟子阿志(原名徐志)在社交平台发布《讣告》——
“师父一生深耕曲艺事业,以‘城市笑匠’之名,用精湛的表演为无数观众带来欢笑与感动。舞台上,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演绎,展现曲艺艺术的魅力;生活中,他传承匠心,无私授业,将对曲艺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他不仅是曲艺界的中流砥柱,更以孝行彰显品德,以仁心赢得爱戴,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表演艺术家。”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网友纷纷在互联网上追缅一代笑星。“当年在远方漂泊,靠一盘先生的vcd排解乡愁。如今先生仙逝,心中无比难过,泣泪拜上!愿洪城曲艺后继有人,承先生衣钵”“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看他节目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几年前曾经在剧场看过先生的演出,很精彩……一路走好。”在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区,网友们的不断留言,哀思绵绵。
记者从贵林社工作人员获悉,近年来小筱贵林身体状况不佳,多次住院。6月16日早上7时30分,独自居住的小筱贵林在家中不慎摔倒,7月1日或因脑梗、肾衰竭并发症永远离开。7月2日上午,在小筱贵林南昌住所青山湖区恒胜社区,不少亲友前来追悼,其中还有从外地赶来的徒弟。
“万无哀思痛思君,一生欢笑送万家”,一名好友送来的挽联上这样写道。
城市笑匠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笑星”。与说东北话的赵本山、说湖南话的大兵一样,说南昌话的小筱贵林绝对称得上是南昌的城市笑星,讲相声40多年来,小筱贵林把南昌文化融进了相声之中,也被称为“最早的南昌方言相声演员”,把南昌话演绎得活色生香,代表作有《南腔北调》《说句心里话》《地名串》《一对懒夫妻》。在《南腔北调》中,小筱贵林与搭档在南昌话与普通话的你来我往中,将观众们逗得捧腹大笑。
在阿志看来,自己和小筱贵林亦师亦父亦友。在2011年,小筱贵林创立贵林社之前,两人就以父子相称。阿志回忆,贵林社最初演出场地在南昌剧场,“那个时候场租是3000元,加上空调费600元,我和师傅每人负担1800元,每周演一场。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人少的时候只有两三个人,演员甚至还比观众多,但是无论观众多寡,大家都会呈现最好的一面。”阿志说,观众越多,对演员来说,责任感就越重。
“00后”的彭欣烨从8岁起认识小筱贵林,至今已经17年。从小便跟在他旁边学习相声。18岁拜师阿志后,正式加入贵林社。在他眼里,小筱贵林是师爷,也是他进入相声行业的领路人。10岁时,他有次登台演出因为紧张忘词了,下台后小筱贵林告诉他:“你作为演员,你就要对舞台负责对观众负责。”自此之后,彭欣烨对“相声演员”这4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彭欣烨说:“师爷常常告诉我,他希望更多人了解方言文化,因为乡音是最亲切的语言,当听到老南昌话,很多南昌人都会感到很亲切。”
近年来,小筱贵林身体状况不佳,但始终牵挂着贵林社的发展。贵林社负责人李嘴介绍,今年4月下旬,他在短视频平台出镜为贵林社绳金塔分社宣传。5月1日绳金塔分社开业当天,他亲自到了现场,观看演出。“看到贵林社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也很欣慰。”李嘴说,每次演出之前,小筱贵林都会悄悄到现场观看。
“我们说想送他回去,他坚持不让,就嘱咐我们好好演出。吃饭也不吃,说自己回家做……他有时候很倔。”李嘴回忆,“他会一个人拄着拐杖坐公交车,有时候去环湖路剧场,有时候去绳金塔剧场,就坐在后台听我们的演出,还会和我们聊聊天,以后,我们身边就要少一个这样的身影了。”李嘴遗憾地说,再没有一个小筱贵林指点他们说相声了。
小筱贵林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尚可时,他一直想上台演出。但考虑到他的身体,弟子们没让他上场。李嘴还透露,小筱贵林生前最大的心愿是希望通过视频的形式把评书保留、传承下去,讲南昌本土故事。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他的这个心愿没有实现。
带着南昌方言相声走出去
贵林社于2011年创立,如今发展已经小有规模,演员有30人。环湖路店早已形成固定的场次,除了相声之外,还融入了小品、即兴喜剧、脱口秀、民谣乐队演出等多种形式,积累了一批热爱相声的粉丝。今年5月,绳金塔分社开业。
“贵林社的贵是贵在坚持,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很不容易,希望贵林社越办越好。”南昌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余际松感慨道。
未来贵林社将如何传承小筱贵林的方言相声?“师傅多年深耕曲艺行业,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笑,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他身上还有太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晚辈去学习。”阿志说,小筱贵林不仅教他们技艺,更多的是教做人的准则。
虽然小筱贵林已经离开,但他的教导始终被阿志铭记。阿志记得,小筱贵林曾教导,讲段子的时候不要过分讲究字词、句式之间的逻辑,用专业术语和技法,最受用的还是观众爱听、能听懂、接地气。小筱贵林还用了一句俚语“不怕嫩玩得辣,就怕嫩毛宁搭”来概括。意思就是,不怕你活(讲相声)好,就怕没人理你。
他还补充说,小筱贵林留给自己的精神财富除了对艺术执着的态度,更多的是担当,对自己的职业要有使命感、信念感。“师傅老说要保护母语,传承方言特别重要。曲艺文化本来就是贴近百姓的文化,南昌话里面有太多的好故事值得挖掘,相声演员就是要靠嘴去传播。所以贵林社传播的不只是曲艺文化,更是江西本土文化。”徐志说,希望未来观众朋友能多给贵林社一点时间,大家也会更加认真创作,在小筱贵林精神的指引下,做好江西曲艺,把南昌的文化传得更广。
李嘴介绍,贵林社正在融入年轻人,近期在筹备开启江西高校巡演及设区市巡演。“南昌话是我们的根,明年我们打算走出去,用南昌话演绎相声,把南昌话带到全国各地,输出赣派文化。”
文/皮婉婷 本报全媒体记者赵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